冬日分享37本人文社科好书 总有一本 会与你不期而遇  1.《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的反思》 全球化时代世界顶尖学者对资本主义的全新阐释 2018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 欧美学界为何长期排斥使用“资本主义”这个概念? 近年来这个概念又为何回归到了学者的视野? 欧美学界如何重新使用“资本主义”这个概念进行历史研究? “资本主义”概念的回归,能为史学研究带来哪些变化? 这些研究与传统的资本主义史研究有何异同?  长期以来,除了马克思主义作家外,“资本主义”这个术语似乎淡出了欧美学术界的视野,但如今“资本主义再度归来”,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纷纷使用这一术语作为分析工具。 “资本主义”概念不仅可以复兴历史学家对经济危机史等领域的研究,还能帮助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对话。  本书是近年来欧美学界关于资本主义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之一。书中所讨论的问题表明,历史学家对“资本主义”概念抱有极大兴趣。通过使用资本主义概念,使得许多看似“过时”的课题焕发生机,旧题材得到了新阐释。这是因为,他们在看待“资本主义”这个概念时,并未仅视其为一种经济制度,而是认为,资本主义强调的应该是经济与政治、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等现象之间复杂的互动,而这种互动又需要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家共同努力。所以,资本主义研究从一开始就应该是一项跨学科研究。  识别二维码一键购买☟ 2.《启蒙观念史》 何为启蒙? 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启蒙观念为何不同? 重新审视启蒙观念这场文化变革, 从何处开始? 权威学者文森佐•费罗内三十年研究之大成 关于启蒙观念的首次详尽阐释 启蒙运动是“现代性的试验场” 它重塑了西方的身份认同 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自我和生活的认识  重新思考对18世纪的理解 一部简洁清晰的杰作 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应读之书 启蒙运动的话语在亲近它的人和敌视它的人中间都得到了采用。它的观念、价值和文化实践在学术界、共济会、社交聚会、大学俱乐部、读书会甚至宫廷政治中都产生了影响。 就像孔多塞所说的那样,启蒙运动保证了那些书面文件中的话语得以写入宪法,并最终变成政治权利。它促进了现代公众舆论的形成,印刷业向出版业的转化,以及新的政治和社会对话形式的出现。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3.《美国文明的兴起》(120年纪念版) 阐释美国民主制的绝佳著作 商务印书馆120年纪念精装珍藏本 短短几百年,一片蛮荒的美洲殖民地 相继从农业帝国发展为工业帝国 后竟成为具有影响的超级大国 是什么给了美国文明兴起的动力? 重返历史之途 一览美国文明的发展轨迹  历史总是要不断被后人重新写过的。但真正有价值的历史著作不会因为它的某些缺陷而被人遗忘,它的光辉将长久地启示后来的学者,使他们从中去披沙拣金,去探索已故大师们的成就与不足。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4.《美国历史:理想与现实》 一部精彩绝伦的美国通史读本 将历史叙事与深刻的分析完美融合  1959年的美国国家展览会上, 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与苏联总理尼基塔·赫鲁晓夫正在进行“厨房辩论”。 关于美苏“厨房辩论”: “我们的消费能力是无止境的” “今天的奢侈品将是明天的必需品” 1950年代美国人制造了“扫地机器人” 1956年,美国白领工人的数量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越了蓝领工人数量 1960年,有60%的美国人享有中产阶级生活水平 ……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5.《德意志史》 什么是“德意志史”? 这片叫作“德意志”的土地何时开始拥有自我意识? 它如何崛起为中欧强权? 在瑰丽的民族文化与扩张的帝国情怀之间, 它又是怎样摇摆纠结的? 在战争的废墟中,它如何实现了涅槃重生? 直接译自德语的中文首译本 多所大学指定参考书 7位德国历史学家联手,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精神等各方面出发,全面而简洁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并努力跳出民族国家的框架,从更为广阔的全球史视野来解读一个民族的成长历程  识别二维码直接购买本书☟ 6.《姊妹革命:法国的闪电和美国的阳光》 一部广受赞誉的佳作 《时代》《纽约时报书评》推荐 美国接受非暴力的政治冲突与妥协 法国崇尚暴力,视团结统一高于一切。 美国强调个人权利 而法国看重公共秩序和团体组织 为什么这两次革命沿着不同的轨道前进? 这两种对民主的不同理解视角 对近代历史发展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识别二维码直接购买本书☟ 7.《罗伯斯庇尔与法国大革命》 一个羞涩的年轻律师如何变成了暴力恐怖的化身? 他是卢梭最坚定的信徒 一个热衷改造人类社会的理想主义者 他按照一种原理去设计一个理想天国 不遗余力不择手段去实现它,甚至不惜疯狂杀戮 他口才出众,风度翩翩,万人倾慕 他无比真诚高尚,是不可收买的革命者 他崇高伟大,具备难以企及的美德 但,他手上沾满鲜血,除了演说煽动 断头台就是他最得心应手的实现理想的工具 ……  识别二维码直接购买本书☟ 8.《卢梭与美德共和国: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语言》 卢梭式的美德是什么? 为何大革命的领袖们如此坚定地以他的美德共和国作为蓝图? 实现美德共和国的良愿如何演化成恐怖的杀戮? 启蒙思想家在大革命当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他们是否应该为这场悲剧承担责任? 如此种种,都是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识别二维码直接购买本书☟ 9.《美利坚是怎样炼成的:杰斐逊与汉密尔顿》 相互敌对的派系为美利坚合众国的路线而斗争 每一方都确信对方的目标会出卖革命遗产 他们的赌注并非一时一刻的政治利益 而是未来美国民主实验的进程 在这场划时代的辩论中 突出的两位人物是托马斯·杰斐逊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公开的对抗最终演变为私仇 杰斐逊与汉密尔顿的冲突以什么方式收场? 他们又如何在身后继续影响着美国的走向?  识别二维码直接购买本书☟ 10.《爪哇史颂》 14世纪丨马来大陆钩沉的历史面貌 百余年间丨它在国内从无刊本、译本 2013年丨它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这是一部产生于古代爪哇大地上的重要历史文学作品,作者为14世纪宫廷诗人普腊班扎。这部作品是对14—15世纪时统治着爪哇及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的满者伯夷帝国最伟大的国王哈奄·武禄(1350年—1389年)的诗颂。《爪哇史颂》与《马来纪年》一道,为我们研究这个时代的历史提供了重要信息。  识别二维码直接购买本书☟ 11.《跨洋话史:在全球化时代做历史》 23位在中美两所高校任教的历史学家建构起一场跨越太平洋的史学笔谈记忆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谈判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反思过去和重新想象未来 归根结底,历史学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学术领域了: 它的最基本的功能是记录和追述过去 史学被赋予了评判过去、并指引人们从中获取对未来的教益之功能  识别二维码直接购买本书☟ 12.《安•兰德传:生平与思想》 国内出版的第一部安·兰德传记 她创立的客观主义哲学从20世纪50年代起风靡美国 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并遍及世界 她反抗西方传统伦理 力倡个人主义,崇尚尊重个体 提出“自私的美德”  识别二维码直接购买本书☟ 13.《弗洛伊德传》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开创潜意识领域研究 有人认为他是创造现代心灵的天才、创建者、大师、巨人 另一种声音却说他是独裁者、剽窃者、说谎家、无与伦比的庸医 他的生平提供了永无止境的材料,让人讥讽、沉思,也让人制造神话 何为弗洛伊德的真面目 写给我们时代的弗洛伊德传记 童年充满紧张和焦虑,对家人饱含关心和慈爱 满足于富足但乏味的中产阶级生活 评教授时屡屡受挫,固执己见而与同行交恶 晚年备受病痛折磨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14.《赫胥黎自由教育论》 自由教育是“为己”的教育 是为了把自我推进到“至善”的境界 自由教育是一种符合于自由人的价值的、使受教育者获得德性与智慧的教育 是一种能唤起﹑训练与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最高的才能的教育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15.《细读美国大学》(第三版) 一位先行者领你进入美国大学的寻路指南 一部不可多得的关于美国大学内部运行逻辑与体制的好书 一部可以一口气读完的魅力十足的好书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16.《大学国际化的历程》 讨论大学国际化的精彩的著作 大学的国际化不是一道可有可无的风景 不能用来装饰一流大学的梦 大学国际化也不是美国化 如果躺在人才进口的舒适椅上无所作为的话 美国的大学也有可能成为国际化进程中最终的输家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17.《剑桥大学新史》 纪念剑桥大学建校800周年而作 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一部剑桥大学发展史 探讨剑桥大学对英国及世界文化做出的独有的贡献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18.《大学的根本》 黄达人:回归大学的根本(代前言) 张杰:大学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 施一公:人才培养呼唤良好的制度环境 饶毅: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学院 汪劲松:以学生为根 陈十一:综合性大学的新型工科 钱颖一:通识教育,个性发展 田国强:创新性人才培养有其内在逻辑 胡舒立:培养新闻学的复合型人才 潘建伟等: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19.《大学的声音》 聆听在1位校长与24位校长(书记)之间展开的智慧对话, 感受来自21所高校掌门人对学校建设的独特思考。 大学的声音,每个人生命中最美的珍藏 教育,是注满一桶水,还是点燃一把火?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20.《大学的观念与实践》 大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守护者 是社会良知的灯塔 大学承载着人类终极的价值追求 体现时代的精神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21.《大学的转型》 为普通人办一所与众不同的大学 20所地方本科院校掌门人阐述大学转型的意义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22.《大学的治理》 在大学治理方面,校长是很重要的角色 大学校长影响并塑造着一所大学的文化和特色 20所海外大学校长阐述大学的治理结构 为国内大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23.《大学的人文教育》 思想史家、教育家张岂之先生谈中国大学 回顾我国100多年大学的独特历史 无“人文”不大学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24.《大学的走向》 大学是什么? 大学应当肩负什么样的责任和使命? 大学应当如何定位? 大学具有革故鼎新的特质 大学追求真理,反对欺骗与谎言 崇尚理性,反对迷信与盲从 主张包容,反对一元与独断 尊重个性,反对钳制自由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25.《认识大学》 使命感是一所大学最高的精神追求 失去灵魂的卓越,大学何为?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大学? 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亲历者和实践者 李培根将他数年的思考汇集成册 句句真言,字字珠玑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26.《高职的前程》 职业教育关系国家未来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在和未来 只有把补短教育搞成扬长教育 才会出人才,才会出拔尖人才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27.《中国教师教育史》 基于教师教育的概念 围绕教师教育体制演变的主线 全面梳理和分析中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全貌 我国第一部系统梳理中国教师教育发展史的著作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28.《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研究》 勾勒出民国国立大学学术休假制度的全貌 讨论具有深刻理论意义的四个问题: 学术休假的性质、方式、地点及任务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29.《梦莲诗话》 年轻学人向粲然先生请教古典诗词创作 粲然先生遂整理出这本关于“诗话体例”的理论著作 “立志”“达道”“雅正”“无邪” “仁义”“化育”“归真”“济世” 分为“八章、八十一条诗话 对中华诗歌传统的一次理论继承、转化和再创新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30.《自然心》人是移动的草木草木是人类诗意栖居的本源 足不出户,感受自然, 草木之间,观照自我, 觅见、守护被世相遮掩了的自然心 草木有本心,草性、木性、花性通人性 中华文明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植物文化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31.《绚丽之下 沉静之上》 我把故乡视为命运的源头 在故乡,我旁观命运,收获经验 这里,是故事开始的地方 从文学谈到人生 从历史谈到世相 从此地谈到他乡 将个人世界与时代记忆打通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32.《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 什么是文化? 研究文化史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史学应用归纳研究法的最大效率如何? 历史里头是否有因果律? 历史现象是否为进化的? 治国学的两条大路为何?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33.《梁启超论诸子百家》 论述老子、管子、墨子三位思想家 概观老孔墨以后学派 老子哲学 管子传 墨子学案 子墨子学说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34.《梁启超论儒家哲学》 儒家哲学是什么? 为什么要研究儒家哲学? 儒家哲学的研究法何以? 二千五百年儒学变迁概略 孔子 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 戴东原哲学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35.《梁启超论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 旧学派关于法之观念 法治主义之发生 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 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 论政体之种类及各国政体变迁之大势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36.《梁启超论先秦政治思想史》 1922年梁启超讲课内容整理 梁启超研究先秦思想史的代表作 体现梁启超晚年的文化观和政治思想 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根原为先秦哲学思想背景 从先秦诸子中提出儒、道、墨、法四家 以为先秦诸子菁华尽在于此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37.《梁启超论中国文学》 梁启超先生论述中国美文及其历史 古歌谣及乐府 周秦时代之美文 汉魏时代之美文 唐宋时代之美文 词之起源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陶渊明 情圣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