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家庭和生育控制
家庭粉碎了人,
给人狭隘的心灵。
社区里的小孩会有开阔的心胸与更大的可能性,
他的生命会非常富绕。
问:数千年来,家庭一直是基本的社会单位,但你还是怀疑它在你的新世界中的价值。你有什么替代方案吗?
人类已经大到家庭容纳不下的地步,家庭已然失去作用,它存在太久了。家庭是最古老的社会制度之一,所以只有很敏感的人才能认清它早已死亡,其他人要认清这个事实则需要一些时间。
家庭已完成它的工作,在现代这个新背景中已不具意义,对正在诞生的新一代人类而言已不重要。家庭有好有坏;它曾是帮助——人透过它而生存,但杀伤力也很大,因为它腐化了人类的头脑。过去你别无选择和出路,它是必要之恶。但未来则不必然,替代是可能的。
我的想法是,未来不必只走一种模式,而是有多重选择。若还是有人选择家庭,他们应该有选择的自由,但这只会占很小的比例。
届时还是有家庭——不过会达少于百分之一——那才是真的美好又能带来帮助的家庭。那里会有成长,没有权威、权力、占有,小孩不会被糟蹋,妻子不会糟蹋丈夫,丈夫也不会糟蹋妻子;那里只有爱和自由,人们只因为喜悦相聚——没有别的动机;在那里没有政治。没错,世上还是有这种家庭,对这些人而言没有必要改变,未来他们可以继续过家庭生活。
然而对绝大部分的人而言,家庭是丑陋的。你可以请教精神分析学家,他们会说:「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源于家庭,所有的精神病、神经病都源于家庭。家庭使人类变得非常、非常病态。」家庭是一切神经病的根源,有必要了解家庭的心理结构,以及它对人类意识的影响。
首先,它制约小孩去符合特定的宗教意识型态、政治教条、哲学、神学。小孩是那么天真、脆弱又富接受性,所以只能任人宰割。他还无法拒绝,不知何谓拒绝,即使会说「不」也要闭不作声,因为他完全倚赖家庭,要靠家庭养活他。他是如此无助,所以必须和家庭妥协,无论何种荒唐的要求,他都得妥协。
家庭并没有帮助小孩去探询,只给与信仰,信仰是毒药。一旦孩子背负了信仰的担子,他的探询力就被削弱,翅膀也被斩断。等到有能力探询时已深受制约,所以每一个探询都有一定的偏见——但有偏见的探询不是真诚的。你早就下了结论,只是在找证据支持你那番无意识的结论,你已无能发掘真理。
所以世上的佛那么少,肇因就是家庭。否则每个小孩生下来就是佛,天生就有到达意识巅峰、发现真理、活出喜乐的潜能。但家庭毁了这一切,使小孩变得一派平庸。
每个小孩都极富聪明睿智,但家庭使他成了凡夫俗子,因为与聪颖的小孩生活很麻烦;他疑惑、怀疑、追问、违逆长辈。他是造反派,但家庭要的是服从、循规蹈距和仿效。所以聪明睿智的种子一开始就几乎被斩尽杀绝,根本不可能萌芽。
少数如查拉图斯特拉、耶稣、老子、佛陀之辈,这些跳脱社会结构、摆脱家庭制约的人有如天方夜谭。他们似乎到了意识的顶峰,但其实每一个小孩天生都有同样的品质、潜力。
几乎所有人都能成佛——只要家庭消失,否则尽管基督教、回教、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还存在,但不会出现像佛陀、马哈维亚、穆罕默德这样的人,不可能,因为穆罕默德违逆了既有的环境,佛陀也是,耶稣也是。这些人都是叛徒——但家庭完全反对叛逆的精神。
人类正在经历关键阶段,必须去决定我们是要因循守旧,还是要活出崭新的生命型态。已经够了!我们已经受够了过去的模式,也一败涂地。时机已到,摆脱既往的束缚,为世间创造全新的生命风格。
对我而言,一种新的替代就是社区(commune )——这是最棒的。
社区意谓着人们生活在一个流动的家庭中,小孩属于全社区,他们是所有人的。那里没有个人财产,没有个人的自我;男人和女人一起生活是因为他们喜欢、珍惜、享受。一旦不再相爱,他们也不会执着,而是由衷感谢,以真心的友谊道别,然后另结新欢。以前的唯一难题是:他们的小孩该怎么办。
在一个社区中,小孩可以是全社区的,这好多了。他们有机会和形形色色的人一起长大,否则他们只能和母亲一起长大。年复一年,小孩只有父母这两种人的形象,所以当然开始模仿他们。
小孩成了父母的模仿者,并且开始重复他们有过的病态,成了父母的副本,这是极为负面的,而且小孩别无他法,因为没有其他管道可循。
若一个社区有一百位成员,那就有形形色色的男女,小孩就不用僵化、耽溺于某种生活模式。他可以从学于父亲,也可以从学于叔叔,从学于社区里的所有男人,他的心灵将是开阔的。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Amituforum 无量觉社区
GMT+8, 2025-5-17 11:32 , Processed in 0.049563 second(s), 11 queries .
南无阿弥陀佛
© 无量寿 无量觉 Amitu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