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要推荐的短片,碗哥私藏多年。
短短7分钟,没有一句对白,但每次回味都有不同感受,它用极简约的手法概括了社会关系,一针见血道破了工作的本质,故事内核沉重,表现形式轻松,观赏价值很高。
闲言少叙,直接上片——
《雇佣人生》
El Empleo
清晨七点一刻,闹钟大作,秃头的中年男人按掉闹铃,极不情愿地开始了新的一天。
颇显疲惫地起身洗漱,我们发现他的房间特别奇怪,抬手刷牙,有人为他举着镜子——
餐厅里也多出了很多人,他们跪着趴着充当桌椅板凳腿,他们吊在天花板假冒灯绳——
秃头大叔见怪不怪,满脸淡定,一言不发地使唤着这些“工具”,佣人们也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台灯小哥照亮黑暗,体态挺拔——
衣架美女手嘴并用,毕恭毕敬——
秃顶大叔出门来到户外,也是同样场景:红绿灯换成了两个衣着红绿的男子,交替闪烁——
代步工具也从机动车变成了人肉黄包车——
公司门口处,四个青年一张一闭扮演自动门——
升降电梯则全凭一个胖子上下杠杆——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在问,这秃顶大叔是何方神圣,为啥全世界人民都在为他服务,为啥他能同时雇佣这么多人?然而,接下来的剧情却啪啪打脸,大叔来到公司,有模有样地走向办公室,停在门口,机械地趴在地上,任由办公室的主人踏过。原来,他也是一个被雇佣者——脚垫。
故事到此结束,据相关资料了解到,这部仅有7分多钟的阿根廷短片,一上映就包揽了2009年度ANIMA-科多巴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安纳西国际动画节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利尔达拉美电影节最佳短片奖,至今已在全世界获得102个奖项。这么简短的故事,留给人的后劲儿五味杂陈,拧巴背后蕴含了深沉的人生哲理。碗哥前后共有三种感受:
➜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螺丝钉
《雇佣人生》别名《螺丝人生》,后者表述显得更直白:由个体组成的社会是台永动机,个体则是这台机器的零部件。无论是手执锄头的庄稼汉,流水线上马不停蹄的工人,还是操心劳神的服务从业者,大家通通都是体制内的零件。田地里结出的果实,公路上飞奔的汽车是我们的劳动成果,这些成果代表着我们存在于社会的价值。
电影没有明确给出时间地点,也因此有了普世价值,古今中外每个人都能从短短7分钟找到自己的影子,比如碗哥,手头上的文章给了读者启发,这就是价值所在。
➜ 所谓人际关系本质是利用
短片没有一句台词,没有一丝配乐,全程风格寡淡,人物表情麻木、无奈。影片中人代替了工具,而操作工具则隐喻了人际关系。如果没有代步需求,秃顶大叔不会招呼人肉黄包车;如果不是进公司,秃顶大叔也不会与门童有任何交流。即是说,秃顶大叔每接触一个人,每发展一段新的人际关系,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因此故事实则在讽刺人与人关系的本质是利用。
➜ 与其羡慕他人,不如调整心态
仔细看秃顶大叔的装束,西装领带服服帖帖,手提皮包大方优雅,吃乳酪包,喝热牛奶,上班打车,进出高级写字楼,作为中产阶级,他游刃有余地压榨着底层,却在工作期间像一具尸体一样被更高阶级的人踩在脚下。悲观的人得出结论,终其一生,即便跨越阶级,也难逃被利用的命运;而乐观的人则开心了,既然大家都是工具,职位没有高低贵贱,能为社会发光总是好的。
片中有一个小细节,每一个被当做工具的人,都衣着光鲜,西服领带搭配风衣公文包,这是影片的另一层揭露——
我们在与同类接触时,竭尽全力地展现优越感;而在剥削与压榨下,却又可怜得像条狗。短短7分钟,道尽人生真相。当然,故事中也充斥了“就业压力”“社会秩序”等隐喻,如果大家有其他解读,欢迎评论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