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有那么多缤纷的色彩,光怪陆离的形状,却都是出自本源——三原色和点线面。
【编者按】:小编为成此文,翻阅如山资料,多次晕倒在键盘上。拿年终奖保证,绝对值得珍藏反复阅读,一定会有所收获。
蒙德里安是最杰出的现代主义艺术家之一,但同时也是被人误解最多的一个。
他的一些画作只不过寥寥两三条线,比如他的《红、黄、蓝构图》。你可能认为他只需要话几分钟就能画出这几条线,但看着很简单的色块,却不容易画。
1922年的作品《红黄蓝构图》
芝加哥艺术学院的艺评家James Elkins带他的学生,来到芝加哥美术馆仔细观看并临摹了蒙德里安的作品,结果出人意料, 太难画了……
蒙德里安的一生都与绘画相伴,共经历了5大经典时期。
1、写实绘画时期
蒙德里安出生于荷兰中部的阿麦斯福特,父亲是一位清教徒和热衷美术的小学校长,环境条件使蒙德里安从小就能接触美术,而宗教对蒙德里安来说更是他的启发、转变风格的关键。
17岁之前,蒙德里安是在他的叔父福尔兹·蒙德里安的指导下学习绘画。福尔兹是一位海牙画派的画家,因此蒙德里安得到写实浪漫的真传。
1892年蒙德里安进入阿姆斯特丹的国立艺术学院,正式接受学院派的训练,也奠定了他深厚的写实能力。 风景画是蒙德里安初期的绘画主题,此时的作品仍旧弥漫著十七世纪荷兰绘画的风格与精神,受到了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影响渐渐脱离了海牙画派的表面形式。
1902年的作品《树》
在一片宽阔草地上,站着一棵挺拔的树,树干笔直,树叶茂盛而碧绿,看上去赏心悦目, 其创作手法基本上是自然主义的风格,属于写实派,而后来的树就不是“树”了。
2、印象主义时期
光和影是印象派最明显的特征。
看上去有点像北京鸟巢,一见便留下了好印象。可以看出,此时的作品显然受到了印象主义的影响。
3、野兽派时期
1908年这一年,蒙德里安参观了在阿姆斯特丹举办梵高的回顾展,还有20世纪初的那些年,他和野兽派的小伙伴们正热烈地厮混着。
1909年蒙德里安经历了自己的宗教革命,他加入了“荷兰通神论者协会”,接触了新柏拉图主义和多神论思想,使得蒙德里安发现自己,思考人类存在的价值。这项转变也改变了蒙德里安创作的方向,开启新造型主义的思考方向。
蒙德里安关注的焦点是树枝与树枝、树枝与树干以及树与其他物象之间的造型关系。树的个别特征已被全然抹去,我们所见到的画面是以曲折跳跃的线条和趋于平面的树形传达出某种象征性和表现性意味,是高度抽象化的图形。在从了野兽派后,他懂得了在画布上释放色彩,还其自由。
4、立体主义时期
1911年蒙德里安见识了毕加索和布拉克等立体派的作品,感受极大的震撼。立体派讲究的立体事实和明确客观都是蒙德里安追求的目标。随后前往巴黎研究立体派的绘画风格。他不断分析眼睛所见的影像,并且加入了音乐性作品充满了节奏感。蒙德里安成功的从立体派中吸取精华,作品以抽象的方式呈现,并加入了自我的风格,脱离了立体派。
在这幅画中,可以看到树撑满了整个画面,树的枝干几乎全部伸展到画框,仿佛画框把树剪切在它所包围的空间里。树的个别特征已被全然抹去,我们所见到的,是高度抽象化的图形。尽管如此,深色的枝干在中性的灰、绿色小碎面中依然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这是蒙德里安从立体派中获得的新启迪:“ 克服自然的表现又不违反自然本身的真实”。
1914年回到荷兰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蒙德里安留在荷兰致力于“绘画中的新造型”,集结许多有志一同的朋友激荡出新造型主义。
1914年的作品《椭圆形构图2》
1914年,蒙德里安在这幅作品《椭圆形构图2》中标注字母“KUB”引用立体派风格。即使这样,蒙德里安描绘的依旧是他所观察到的现实生活,他的作品把这个世界简化成线条和方块,展示出我们现在所谓的像素。但是,立体派风格对蒙德里安来说还不够简洁。看到这,貌似离我们著名的蒙德里安三原色很近了。
5、风格派时期
1917年,蒙德里安与杜斯堡等人共同创办了美术杂志《风格》,在创刊号上发表了自己第一篇理论性的文章《绘画中的新造型艺术》,明确提出具象艺术只能描绘事物的外表而难以表现本质,而“新造型主义”将排除一切与艺术无关的因素干扰,创造一种纯粹的形式,来表现自然万物之间的本质和谐。
1917的作品《颜色构图》
作品仿佛无限平面的片段,每个方向都可以延展,画布成为完整的对象和宇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超越。
随之,他的作品发生了新的变化,蒙德里安变成了我们所熟知的蒙德里安。他用一种具有清楚性和规律性的艺术,以某种方式反应出宇宙的客观法则。
1921年的作品《红、黄、黑、灰、蓝组合》
1921年,蒙德里安发展出简化提炼到极致的几何抽象图式:三原色、三非色,水平线——垂线的网络结构。每处构成都精心推敲,谨慎安排,恰到好处,最终实现视觉要素间的绝对平衡。
1942年的作品《百老汇爵士乐》
生命中最后四年,蒙德里安移居美国纽约市,在这五光十色的大都会,蒙德里安感受到没有战事纷扰的世界,在纽约创作的作品比过去更为明亮、更为抽像,反映了纽约的现代经验。他融合了过去不同时期作品风格加以延伸,色彩、线条呈现轻快的律动,画面的音乐性在此达到最高境界。
▼
蒙德里安认为 :以往的艺术都不具有永恒的价值,因为它们是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或是对稍纵即逝的情感的表达。
1930年的作品《红、黄、蓝的构成》
因此他把几何学作为造型的基础,追求造型的普遍性,寻求一种体现永恒价值的艺术。蒙德里安的绘画是抽象的,排斥一切写实的现象。“红、黄、蓝”的绘画风格不仅体现了一种理性主义的完美思想,更被认为是影响后现代主义风格绘画思想的渊源之一。
蒙德里安是继维米尔、伦勃朗和梵高之后,荷兰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对服装和设计界的影响极其深远。
1965年,法国时装大师Yves Sanit Laurent为世界创造了带有波普风格的“ 蒙德里安裙”,引发了时尚狂潮。
之后的岁月,从时装到造型,从空间到器具,蒙德里安始终是设计师取之不尽的灵感之源……
无论是否能理解那金字塔顶端的东西,但是请记住: 我们始终生活在它的光芒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