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Amituforum 无量觉社区



会员专区切换至【手机版】

切换本帖至【手机版】


【点击下方链接,复制 & 分享文章网址】
数据报告:究竟谁才是你真正的“灵魂伴侣”?
https://www.amitufo.net/bbs/thread-25618-1-1.html

[婚恋情感] 数据报告:究竟谁才是你真正的“灵魂伴侣”?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8-3-29 01: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作者:渣少丨壹心理测评作者 数据来源:灵魂伴侣契合度评估 —— 好多人对爱情好像有点悲观,在一起可能是因为怕空窗,甚至年龄大了恐慌了,就凑合地在一起,就像两个畏惧孤独的人抱团取暖。至于爱不爱,真没想太多。 因此很多人会疑惑,到底什么是灵魂伴侣?是徐志摩所说在灵魂交汇时互放的光亮,还是钱钟书和杨绛的琴瑟和鸣,或是传说中那种超越时间空间的柏拉图式恋爱。 今天,我们用数据来聊聊遇上“灵魂伴侣”是怎样的感受,以及关于“灵魂伴侣”,大家想知道的几个真相。

-01-

“灵魂伴侣”到底是怎样的?

(1)

“数不尽的默契”

说到灵魂伴侣,很多人会谈到一种“懂”的感觉,那是一种默契,即使你不说,ta也懂。ta知道你每一句话背后的用意,每一次选择后的心情,甚至懂你每一个表情后的期待。 大学时有个老师,他和师母简直就是伉俪情深,他们的眼睛里,行为里就透漏着一个“懂”字。 他们俩都是50出头的年纪,结婚多年,老师健谈开朗,师母腼腆和蔼。在和他俩几次接触中,觉得两人相似之处太多了。 他们表达方式相似,喜欢简单明了,不爱说废话,也不爱多余的客套;笑起来眼睛眯起,眼神发光,像小孩子般天真;甚至穿衣风格也相似,简洁大方,给人干净清爽的感觉。 有一次受邀去老师家吃饭,师父亲自下厨,整了一桌好菜。在尝到其中一道菜时,师母微微皱了眉头,还没等师母说话,老师已经心领神会,把菜拿回厨房重新加工。 看我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师母笑着对我说:“你老师又把盐放多了,拿回去加工,幸亏你还没吃,让你笑话。” 饭后,师母要把珍藏的一本书送我,但一时忘记自己放哪了。老师那时正在刷牙,看着团团转的师母,嘴里“ūààááèǐ”地说了句话。随即师母就在床头柜找到那本书,还边说:“你看我这记性,真是比不上你了。” 原来那句“ūààááèǐ”就是“书放在床头柜里。”此刻真觉得服了! 还有一次他们在研究文献,彼此观念上的差异和共鸣让我看到一种互动的融合。在两人侃侃谈论时,我仿佛觉得,他们是在和自己的灵魂对话,正如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杨绛钱钟书琴瑟和鸣久不厌。

美国小说家詹迪·尼尔森说过:

“遇见灵魂伴侣的感觉,就好像走进一座你曾经住过的房子里——你认识那些家具,认识墙上的画,架上的书,抽屉里的东西。如果在这个房子里你陷入黑暗,你也仍然能够自如地四处行走。”

那是灵魂的高度契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是彼此最自然的状态,你早已把我看穿,就像我把你看穿一样。

(2)

“相异点,让我变成更好的自己”

有人说灵魂伴侣就是活成彼此的样子,甚至相似点越多越好。其实不是,如果出现一个和你无限接近的“另一个我”,那你需要的是伴侣还是“你自己”? 有个朋友和男票拍拖3个月了,刚恋爱时兴奋地觉得遇到灵魂伴侣:
“世界上居然有和我这么相似的人,简直是连体婴儿。我们的爱好出奇相似,口味也一样。我看过的电影他都看过,旅游过的地方相似度那么高,都不爱吃辣,不爱香菜...上哪找这么高度统一的人?!”
但3个月后,她又委屈地说觉得和他在一起太乏味了,两个人太像,就像和另一个自己谈恋爱。
“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出奇相似,但我却很渴望不同思想碰撞的感觉。比如看完一部电影后感触很深,我很想和他倾诉。但又觉得他和我想的都差不多,碰撞不出新的东西,顿时不想倾诉了。甚至吵架时都爱冷暴力,我不理他,他就不理我,好没意思!”
灵魂伴侣仅仅定义为“默契”吗?

不是的,一段好的关系是会让彼此都成长。朋友在她这段恋情里看到的只有联系性却找不到成长性。

电影《刺客聂隐娘》里,罽宾王养了一只栾鸟3年,没有鸣叫过一次,哪怕给它配上金色的鸟笼,用各种美食引诱,它都不开金口。他夫人听说鸟见到同类会叫,可以挂个镜子让它看到自己,可能就会叫。 罽宾王照做,可青鸾见影悲鸣,舞镜而死。青鸾觉得,同类不应该是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何尝不是,比起遇上形影相吊的对象,我们更希望遇上和自己有些不同的ta,彼此去发现世界的奇妙,感受不同灵魂的撞击。

相异点让彼此吸引。比如安静的人可能会被活泼的人吸引,那种生命力和灵动性是自己可望而不可即的,同样,活泼的人也可能会觉得安静的人有魅力。被规矩束缚的人可能会羡慕放荡不羁的灵魂... 相异点让彼此发现更大的世界。你喜欢摄影,ta喜欢音乐,你带他见识镜头的切换,ta带你走进音乐的世界,你们一步步走近对方,尝试着伸出触角,在最脆弱的部分相遇和连接。

(3)

“情不自禁渴望接近ta”

很多人表示,每次和soulmate相见时,真爱的电流窜向全身每一条神经,每一颗细胞都忍不住欢呼雀跃。自己会情不自禁想要靠近ta,和ta分享一切。 有个朋友这样描述她的灵魂伴侣:
“每次和他相见,爱的火焰会瞬间爆炸,向黑暗的宇宙辐射高热强光。而当分别时,心又隐隐作痛,美好与痛苦相续不断。”
朋友描述得是夸张了些,但灵魂伴侣确实会点燃你的激情,而且那不是一瞬间的电光火石,即使时间久了,那颗想亲近的心还是不会变的。

-02-

关于“灵魂伴侣”的几个发现

  • 男生更相信“灵魂伴侣”的存在

在大家的预期里,可能女生更感性,更注重精神需求,因此更相信灵魂伴侣的存在。而数据显示其实男生更相信存在灵魂伴侣!更愿意相信这种瞬息的、模糊的感觉。 另外,相对于男生,女生们更多地选择不等待灵魂伴侣的出现。这并非不期待ta的出现,只是女生的等待成本要更高。
  • 90后最不相信会遇到“灵魂伴侣”

00后的小年轻更相信存在“灵魂伴侣”,情感经历少的他们保留了美丽的期待,更愿意相信甜美梦幻里的梦中情人。 而相对于80、70后,90后更不信会有“灵魂伴侣”,可能在自由恋爱的时代,

90后更随性,合则来不合则分

,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故更不愿相信灵魂伴侣这个略带虚幻的词汇。 在“是否愿意等待灵魂伴侣”这件事上,年纪越小的人越愿意等待,因为自己有时间资本去等待,

随着年龄增大阅历增加,愿意等待的人越来越少。

  • 单身别拿找不到“灵魂伴侣”当借口

没有恋爱经历的人会更相信存在灵魂伴侣? 并不是。

数据显示恋爱过1-3次的人更相信。

可能的解释是:有过1-3次恋爱的人初尝爱情蜜糖,既保留对爱情美好的期待,又愿意主动寻觅。而没有恋爱过的人苦苦寻觅无果,恋爱多次的人感情经历跌宕起伏,都会对灵魂伴侣认知更现实,少了些幻想。 母胎单身的人更愿意等待灵魂伴侣的出现,也许更希望初恋情人就是灵魂伴侣。而随着恋爱次数增多,选择等待灵魂伴侣出现的人减少。
  • 灵魂伴侣不一定是一见钟情

对灵魂伴侣的出现形式,大部分人处于中间地带,既相信一见钟情,也相信日久生情。 只有8.19%的人认为灵魂伴侣只能产生于第一眼交汇的电光火石,而更多人相信两人可以像齿轮般磨合,原本不是一见钟情的人也能相处成灵魂伴侣。
  • 你的对象是灵魂伴侣吗?

并非所有人都认为自己的对象是灵魂伴侣哦,只有25.71%确定ta是,而45.50%认为对方不是。 那么问题来了:觉得对方不是灵魂伴侣,会果断离开吗?

大部分人认为:

两人一起去经历,去成长和磨合更重要,而非舍近求远去追寻灵魂伴侣。

选择果断分手追求真爱的仅占9.15%,还有27.1%处在摇摆不定的天平中纠结。

-03-

写在最后

偌大的世界,两个人在相遇且相爱就已经很难,更何况成为soulmate。这让我想起简笔漫画《失落的一角》,圆行进着寻找缺失的一角,好不容易找到却发现无法同行,夹杂着完美与缺憾不断寻觅。

人就像很多碎片的组成,灵魂伴侣就是另一些碎片的吸引、拼合。有些碎片互斥、不可能拼接,而神奇地,另一些碎片会相互吸引,自然拼凑。 当碎片拼凑组成一个新的整体,便会感觉遇上了灵魂伴侣。可能很难找到一拼即合的碎片,但请相信,岁月也会将其打磨成灵魂相契的样子。

许多说尽千言万语别人也不明白的心事,只要一个眼神,ta就懂了。你遇上了“灵魂伴侣”了吗?


壹心理,让一部分人先看见自己。

关注「壹心理」,每天懂点心理学。


主题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欢迎登陆论坛,还有福利等您哦!
X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Amituforum 无量觉社区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5-18 01:14 , Processed in 0.089896 second(s), 28 queries .

南无阿弥陀佛

© 无量寿 无量觉 Amituforu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