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Amituforum 无量觉社区

↓ 底部


会员专区切换至【手机版】

切换本帖至【手机版】


【点击下方链接,复制 & 分享文章网址】
叔本华:人类从天才处获得最深刻的教训
https://www.amitufo.net/bbs/thread-32600-1-1.html

叔本华:人类从天才处获得最深刻的教训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8-5-14 14: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一)   

一切知识和学问的根本基础都是那无法解释的东西。

每一种说明解释,尽管经过多多少少的中间阶段,但最后总归于这个无法解释的东西;正如测水深度的铅锤一样,当它接触海底时,有时候比较深一点,有时候比较浅一点,但迟早总归要达到海底。研究这个无法解释的东西,成了形而上学。   对于为意志所役使的智慧而言,就是说,对于为现实效用所役使的意志而言,存在于这世界的,只有个别的事物;对于从事艺术和科学工作的智慧而言,就是说,对于为自身原因而活动的智慧而言,存在于这世界的,便只是普遍共相,事物的种、属、类以及事物的观念。即雕刻家,当其刻划个体时,也是希望刻划观念,刻划类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

意志直接追求的,只是个别事物,个别事物是意志的真正目标,因为只有个别事物才具有经验实在性。相反的,概念、种、类,只能成为意志的间接对象。

这就是为什么普通人不了解普遍真理的缘故。相反的,也就是天才忽略和不重视个别事物的缘故。对天才来说,如果要勉强注意那构成现实生活内容的个别具体事物,便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二)   

从事哲学思想的两个主要必需条件是:第一,必须有勇气面对任何问题;第二,对于任何当然的事物具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可以把它当做问题。最后,如果真要从事哲学思想,我们的心灵,还要真正地解脱,不应追求特殊的目标或目的,从而不受意志的引诱,完全致力于知觉世界及其自身意识所传达的信息。

  诗人以生活和人类性格以及人类处境中的形象表现想象,他使这些形象生动化,并让观赏者的思想尽可能地为这些形象所占住。这就是为什么诗人能够吸引一切贤愚不等的各种人的缘故。相反的,哲学家所表现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思想。因此,哲学家所需要的,是希望读者尽可能地像自己一样的思想。这就是为什么哲学家的读者很少的缘故。这样,诗人可与献花者相比,而哲学家则可与提取花的精华者相比。   (三)   哲学有一个古怪而没有价值的定义,认为它是一种只含有概念的科学,甚至康德也这样说。因为任何一个概念的全部性质,没有别的,只是从知觉知识而来的东西,这是一切知识的真正而无穷的根源。因此,真正哲学不能只从抽象概念构成,应该基于内在和外在的观察和经验。哲学中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因综合实验与概念而来,像过去哲学所从事的一样,尤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诡辩家所从事的一样——所谓我们这个时代的诡辩家,是指费希特、谢林,尤其是黑格尔,以及伦理学方面的施勒·马赫。正如艺术和诗歌一样,哲学的根源也应该是对现实世界的知觉的理解:

不论头脑在哲学事业中如何地应该占住主要地位,然而,哲学也不应成为冷酷的事业,应该把整个的人,包括感情和理智,都投进去,使整个人都受到影响。

  如果只表现诡谲精微,那么,只能使你成为怀疑论者,而不是哲学家。相反的,哲学中的怀疑主义,就像议会中的反对党,两者都是有用而必须的。这一点是基于下述事实:即哲学无法产生像数学所产生的那种自明的证据。   (四)   所谓理性命令是我们给予某种命题的名称,这种命题,我们不必加以研究就可以认作真实的。同时,我们自己很相信这种命题,因此,即使我们想要对这种命题加以严格的考验,也不可能。因为,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会暂时使它们落入怀疑之中。我们完全信赖这种命题,因为,当我们第一次开始有所表达和思想时,就继续不断地说到它们,因此,它们也深植于我们内心。所以,在习惯上,我们时常想到它们,这种习惯和思想习惯本身一样的久远,因此,我们无法再把两者分开。   (五)   人们总是批评形而上学的进步太少,而物质科学的进步却很大,所以形而上学无法和物质科学相比。可是,其他科学中哪一种科学常常受到对立者的阻碍呢?哪一种科学受到全副武装的学士的阻碍呢?如果我们希望形而上学与教条一致,那么,形而上学永远不会发挥它的力量。各种宗教都已掌握人类的形而上倾向,一方面由于宗教最初将教条加在形而上学方面而使其麻痹;另一方面则由于禁止和排斥形而上学中一切自由而不受限制的表现。因此,对于人类最重要和最有兴趣的问题的研究就不可能了,而在这种方式之下,人类最高尚的倾向便受到钳制了。   (六)   发现真理的最大阻碍,不是事物所表现而导致错误的虚假外观,也不是由于推理能力的弱点,而是由于先入为主的成见、偏见,由于这些东西阻挡了真理之路,所以,像逆风把船舶吹离陆地一样,船上虽有风帆和方向舵也没有用。   普遍真理与特殊真理之间的关系,就像金币与银币之间的关系,因为普遍真理可以转变为许多由它而来的特殊真理,就像金币可以变为许多小零头一样。   从一个命题出发,除了这命题中早已含有的东西以外,除了完全表达它的意义时本身所包含的东西以外,不可能得出更多的东西;可是,如果从两个命题出发而这两个命题又联在一起成为三段论之前提的话,那么,就可以得出比两命题单独所含者更多的东西——正如由化合而成的物体显示出原有成分所没有的性质。逻辑结论之具有价值就是由这个事实而来。   光线对外在物质世界的关系,正如智慧对内在意识世界的关系。因为智慧与意志及意志客观化的有机体联系,几乎和光线与燃烧物体及助燃物氧气的关系完全一样。光线愈纯,其中所含燃烧物体的烟便愈少。同样,智慧愈纯,便更与产生它的意志分离。如果用比较大胆的比喻来表示,我们可以说:生命可以看作一种燃烧过程,智慧是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光。


主题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8-5-14 14: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叔本华:只有极少数人不断思考,大多数人活在梦幻中



 (七)

  只要对自己加以最简单而没有偏见的观察,再加上解剖上的事实,我们可以得到下述结论:像智慧客观化的头脑一样,智慧及其相依的感觉器官,只是接受外界影响的一种很强烈的接受力量,并不构成我们原始而固有的本质。因此,智慧在我们身上,不像构成植物中原动力的东西,或构成石块中重量和化合力的东西,在这些形式中出现的只是意志。智慧在我们身上,就像植物对外界影响的感受,对物理和化合活动以及其他有助或阻碍生长和繁盛者的单纯感受。可是,在我们身上,这种感受达到最强烈的程度,因而有这种感受,整个客观世界、观念世界便出现了。这就是它的客观化如何起始的情形。如果你想像这世界上没有任何动物生命,会使这种情形更为生动。那么,这世界上不会有任何东西能够知觉它,因此,便根本不会有任何客观的存在。现在,让我们想象,许多植物从地上生出来,一个靠近一个。各种东西,像空气、风、某一植物对另一植物的压力、潮湿、冰寒、光线、温暖、电力等,都开始对它们发生作用。现在,我们更想象,这些植物对这种影响力的感受性更加强烈,终将变成感觉,随之而来的便是把感觉归源于它的原因,最后会变成知觉。因此,世界会出现于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中,仍然只是外在影响力加于植物感受的结果。这个生动的描述使我们很清楚外界的单纯现象存在,并使它可以为我们所了解。的确,没有人愿意承认,含有只能产生于外界影响力和主观感受关系中的知觉情状,能代表真正客观的东西,能代表那些被认为影响植物的自然力量的内在和原始结构,就是说,没有人愿意承认,它能代表本体世界。因此,这情形可以使我们了解为什么人类智慧领域的范围如此狭窄,有如康德在其“纯粹理性批判”中所描述的。

  (八)

  你应该尽快记下发生于自己心中的有价值观念,这是不必说的,有时候,我们甚至忘记自己做过什么事,因此,也更忘记我们想过什么。不过,思想的产生,不是当“我们”需要的时候,而是当“它们”需要的时候。另一方面,我们最好不要摹仿全从外界接受的现成东西,仅仅学习得来的以及可以再从书本上发现的东西。因为,摹仿某种东西就是将这东西付诸遗忘。你应该严格地处理你的记忆力,这样,就不会忘记服从你的支配。例如,如果你记不起某件事情,也许一行诗,也许一个字,不应到书上去查,要一连几个礼拜定时回忆这记不起的事情或东西来磨练你的记忆,直到完成它的任务为止。因为,你对某件事情或东西绞脑汁的时间愈长,一旦得到了以后,便会很难再忘记。

  我们思想的性质(它们的形式价值)发自于内,思想的方向及内容则来自于外,所以,在任何特定时间,我们所想的东西乃两个根本不同因素的结果。因此,思想对象对心灵的关系,只是琴拨对七弦琴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不同的人看到同一东西时产生不同思想的缘故。

  (九)

  一般人的智慧如何的微不足道和有限,人类意识如何的不清醒,这可以从下述事实中看出来:尽管人生短促,尽管我们的生存不安定,尽管各方面有无数难题加在我们身上,然而,只有极少数的人不断地从事哲学思想,大多数人都活在梦幻中。人类的梦幻与动物的梦没有多大不同,惟一不同的地方是人类能够早在几年以前做准备而已。如果说人类曾感到形而上学的需要,那也是各种宗教中少数人预先注意到的,人类有了这些宗教,不管是什么宗教,都够了。

  我们几乎可以认为,大部分思想都是无意中产生的。通常,我们得到某一结论时,并没有清楚地想过导致这个结论的前提。从下述事实看,这是早已明显的:有时候,发生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的结果我们无法预料,更不能估计它对自己的影响如何,可是,却对我们的整个心情产生明显的影响,会把心情从愉快转为忧愁或忧愁转为愉快,这种情形只能是无意识思想的结果。在下述事实中这一点更为明显:我已熟悉某一理论或实际问题的现实资料,我不再思想它,可是,往往几天以后,这问题的答案会自动出现于心中。可是,产生这答案的活动,对我来说,仍然是一件不可解之事,正如计算器不可解一样。这里所发生的,仍然是无意识思想。——我们几乎可以大胆地作一心理学的假设,把意识范围内的思想当作发生于大脑表面的思想,而把无意识思想当做发生于大脑内部的思想。

  只要我们想一想生命的单调以及由此而起的枯燥乏味,如果不是因为不断增进知识和见识,如果不是因为一方面由于经验,另一方面由于生活中不同阶段遭遇的变化,而对一切事物获得更进一步和更清楚的了解,那么,在经过相当时间以后,便会感到无法忍受的厌烦。这样,尽管我们的心理能力衰退,然而,“每天都有新东西产生”这句话仍然有效,并给予生命一种不断更新的魅力,这里,同一的东西,继续表现为新而不同的东西。

  (十)

  如果我们对某种事物早已有了自己的看法,那么,对这种事物所产生的新观点,自然会采取一种防卫性和消极性的态度。因为,这像敌人攻入自己原先封闭的一套信念中,需要我们重新努力并表示以前的努力没有用了。因此,凡是使我们免于错误的真理便好比药物,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而且,良药和真理只在事后发挥效力,吸收的时候并不发生效力。

  这样,我们便看到个人固执自己的错误,其实整个人类比这更坏。他们一旦有了某种看法,即使几百年的经验和教训也难得改变它。因此,世上便有普遍而始终被人相信的错误,我们每天都看到这种错误,简直数不清。现在我把这些错误列一个表。

  1.自杀是一种怯懦行为。

  2.不相信别人的人,本身就是不诚实的。

  3.价值和天才是真正谦逊的。

  4.毫无见识的人是很不快乐的。

  5.哲学思维可以学到,但哲学则无法学到(实际上刚刚相反)。

  6.写好的悲剧比写好的喜剧容易。

  7.懂得一点点哲学,使人离开上帝,可是,精研哲学则使人回到上帝。

  8.知识即是权力。到底怎么样?一个人可能富有知识却根本没有替他带来权力,相反的,另一个人可能有无上权威却几乎没有知识。

  人们一再地犯着这些错误,根本不对它们加以仔细的思考,只因为人们第一次碰到它们时发现它们非常堂皇响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8-5-14 14: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叔本华:人类从天才处获得最深刻的教训(包含前两期)



(十一)

  智慧是内涵的量度,不是外延的量度。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一个人在这方面确能敌过万人而一千个愚人比不上一个聪明人的缘故。

  世界上充满了智慧平庸的可怜人,他们所缺乏的是两种密切相关的才能:判断和产生自己观念的能力。但是,不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很难想像缺乏这种能力的情形,所以,不容易了解他们生活的悲哀。但是,这种缺乏却一方面解释了那些蒙骗同时代人使他们把自己当做真正文学家的胡说八道者的贫乏,另一方面也解释了出现于这种人当中那些真正有才者的命运。从某种程度上看,所有真正的思想和艺术都是想把大才智放在少数人身上,所以,这种想法未能常常成功,那是不足为奇的事情。因为一个能够使人获得乐趣的作家,往往需要在自己思想方式和读者思想方式之间有某种和谐一致性,这种和谐一致性愈完美,乐趣也愈大。所以,只有伟大人物才能欣赏另一伟大人物。由于同样的缘故,坏的或平庸的作家会引起有思想者的厌恶和心理剧变,甚至与大多数人谈话也会产生同样结果——因为他在谈话的每一阶段都会发现不适当和不一致。

  (十二)

  植物的生命只是生存,因此,它们生活的乐趣是纯粹和绝对主观的、呆钝的满足。动物则不同,动物有知识,可是,动物的知识仍然只限于满足自身动机欲望的范围内,亦即限于自身最直接的刺激范围内。这就是为什么它们也完全满足于单纯生存的缘故,也是为什么单纯生存是以其整个生活满足的缘故。所以,尽管它们不在思想,只呆呆地望着,然而,它们可以几个小时完全不动而不会感到不满或不能忍受。只有最聪明的动物如狗和猿猴才需要活动,因此,也会感到厌烦,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喜欢玩耍的缘故,也是为什么它们喜欢两眼注视路过者的缘故,从这方面说,它们和那些喜欢从窗子里看人的人,属于同一类。

  只有人类才拥有知识——即认识其他东西,所谓认识其他东西与单纯的自我意识是相反的——只有人类的知识才达到高层次,同时,由于推理能力的出现,人的知识能力达到了可以从事思想的程度。由于这种情形的结果——除了简单的生存以外,人的生活还可以为上述那种知识所满足,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自身以外存在于别人和其他事物中的第二种生存。不过,人类的知识也大部分限于满足自身欲望动机的范围内,只是这种动机包括那些不太直接的动机在内,当我们整个地看这种知识时,便被称为“实用知识”。

另一方面,通常,除了由好奇心和需要娱乐消遣而产生者以外,人类并没有比较自由的即没有目的性的知识,然而,即使只在这种程度以内,每个人却都有这种知识。同时,当动机时,人的生活大多是单纯的生存,人有时候不断闲逛常常参加那些只是聚在一起而没有任何交谈充其量只称作交谈的社交活动,这种现象充分地证明了上述事实。的确,大多数人——甚至他们内心还没有自觉到——把下述情形当作自己行为的最高指导原则,即在生活过程中花费最少的思想,因为,对他们而言,从事思想是困难而麻烦的。因此,思想多少,只看他们从事的事务需要多少而定,也看他们的娱乐消遣需要多少而定,可是,两者都要加以适当的安排,使其得以最少的思想而应付解决。

  只有在智力多过为生活所需的限度时,才以知识本身为目的。如果在某个人身上,智力放弃其自然的天职——即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为意志服务——以便完全从事客观的活动,那么,这便是一个相当反常的现象。可是,艺术、诗歌和哲学正是起于这个反常现象,所以,艺术、诗歌和哲学产生于原先并非为这目的而存在的官能。因为,从根本上看,智力是一种辛勤工作的工人,他的主人意志使他一天到晚忙于工作。但是,如果这个被驱使的奴隶,偶然在工作之余,自动做些自己的工作,完全出于主动,除工作本身之外,也没有其他目的,只是为了使自己满足和快乐——那么,这就是真正的艺术品,推到极致,便是天才的创作。

  这种藏在艺术、诗歌和哲学成就背后的对智力的纯粹客观运用。也存在于纯粹科学的一般成就背后,也早已出现于纯粹科学研究和学问以及对任何问题的自由思考中。的确,如果谈话的题目是纯粹客观的,与个人利益毫无关系的,与参加谈话者的意志毫无关系的话,那么,甚至引起单纯谈话的,也是这同一东西。所有这种对智力的纯粹客观运用,可与它的主观运用——不管如何间接,但运用智力的目的都是为了个人利益——正如跳舞和走路相比一样,跳舞是不带任何目的的过剩精力的消耗。可是,相反的,主观运用智力则是一种自然的运用方式,因为,智力产生本来就是为意志所用。它不但涉及工作和个人的冲动,也涉及一切有关个人私事和一般重要事情的谈话;也涉及吃、喝及其他享乐;也涉及维持生活的一切东西;并涉及种种功利的关切。

的确,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智力不能作任何其他运用,因为,对他们来说,智力只是为自己意志所役使的工具,完全为意志所消耗,没有一点剩余。就因为这种情形使他们如此的没趣,如此粗俗地热衷于利益以及无法作客观的谈话,正如在他们表面上看不见连接智力和意志之间的带子一样。事实上,以如此抑压方式而时常引起的心地狭窄印象,只是他们整个知识只限于为自己意志所用的外在象征。我们可以知道,这里,只有某一特定意志为达到其目的所需要的智力,而没有更多的智力,因此,外貌粗俗更产生一个事实,即当他们的意志不再驱使智力时,智力便停止活动。他们对任何东西都没有客观的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不放在任何与自己不发生关系或至少可能发生关系的东西上面,他们的内心更是如此,否则,便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甚至不会明显地为风趣和幽默所动,他们不喜欢任何需要稍用思想的东西。粗俗的滑稽充其量只能引起他们发笑,除了这点以外,他们便是热情的动物——所有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只能注意主观的利益。就因为这个缘故,所以“玩牌”成为最适合他们的娱乐——玩牌赢钱,因为,这种情形不像舞台表演、音乐、谈话等等仍然停留在纯粹知识范围内,而是使意志发生作用,使无所不在的意志发生作用。对其余的而言,他们自始至终都是生意人,生命生来就是服钱役的。他们所有的快乐是感官上的快乐,他们不喜欢其他种类的快乐。只要跟他们谈业务,不要跟他们谈任何其他事情。跟他们交往要把自己贬低了。可是,相反的,两个能够对自己智力作纯粹客观运用的人之间的谈话则是理智能力的自由发挥,即使所谈的问题不甚重要而只是开玩笑,情形也是如此。这种谈话事实上好像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舞蹈;而其他种类的谈话则好像并肩走路或二合一后的走路,其目的只是要到达某个地方。

  现在,这种对智力作自由的不平常运用的倾向,在天才身上达到了顶点,这里,知识成了最主要的东西,成为他整个生命的目的;相反的,他自身的存在反而降为附属品,反而变为工具,因此,正常的关系完全颠倒过来了。于是,就整个来看,由于他的知识以及对知识的了解,天才活在世界的其他方面比活在自身中为多。他的认知能力的不平常的增加,使他不可能以单纯存在及其目的来消磨他的时光。他的心灵需要继续不断地和强有力地活动。因此,他没有经历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的那种泰然以及普通人那种易于专心于日常生活中的事情。

所以,对于适合正常心理能力的普通现实生活而言,天才是一种坏的禀赋,同时,像所有不正常的情形一样,也是一种阻碍物。因为,由于理智能力的加强,对外界的直觉了解达到非常客观明确的程度,并带来远比为意志役使时所需者为多的智力,因而这种丰饶成为这个固有意志的彻底障碍,因为,思考特定现象本身并为特定现象之缘故而思考,便减损这个思考与个人意志以及彼此之间的关联,因而阻挠和妨碍了对这些关联的任何明确了解。如果只为满足意志的需要,那么,只要对事物做完全表面的思考就够了,这种表面的思考,除了使我们了解自己与任何可能目的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这些目的可能有关者之间的关系以外,不了解其他东西,因此,这种思考所涉及的只是种种关系,根本不知道其他东西。对事物本质的一种客观而完全的了解,减弱了这种知识并使它达到纷乱状态。

  (十三)

  天才与一般智慧之间的不同,就其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言,的确只是量的不同。然而,当我们想到一般平常人尽管个人之间有着差异,但都遵循着共同的路线去思想,因此,虽然他们的判断实际上是错的,然而往往会有相同的判断,这时,我们很容易把量的不同看成质的不同。这种情形达到下述的程度,即他们具有某些基本观点,这些观点在所有各时代都有效,也继续为人们反复提出来,可是,各时代的伟大人物却都公开地或秘密地反对这些观点。

  所谓天才,乃是头脑中比一般人更明白也更清楚观念世界的那种人;同时,由于最重大最深刻的预见并非来自于观察个别事物,而是来自于了解整体的热情,所以,人类可以期望从天才处获得最深刻的教训。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天才解释为一种对事物具有特别明确认识,也对自身具有特别认识的人。人类崇敬那些禀赋着这种显露事物及其自身本性的人。

  如果你想得到同时代人的欣赏,就必须和他们步调一致。可是,如果你和他们步调一致,就不会创造伟大的东西。如果你心里想要创造伟大的东西就必须诉诸后世人来接受你的东西,只是,你不会为当时人所了解,你会像一个被迫留在荒岛的人,在那里辛辛苦苦竖立纪念碑好让未来的海上旅行者知道自己曾经存在过。

有才能的人为金钱和名誉而工作,可是,相反的,促使天才从事创造工作的动机,却不易确定。天才不为金钱,因为天才很少获得钱。不为名誉,名誉太不确实,而且,仔细地想想,也太没有价值。严格地说,也不是为了自身的快乐,因为创造工作付出的心力超过快乐。不如说是一种特殊的本能,由于这种本能,具有天才的人便不得不以持久的工作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根本没有想到其他动机。从各方面看,这种情形之发生是必然的,就像果树结果子一样,果树结果子,除了需要土壤使它获得滋养以外,没有其他需要。更仔细地想想,好像在这种人身上,作为整个人类精神的生活意志,由于稀有的偶然事故,已感觉到暂时获得更明确的智力,现在尽力在收获成果,尽力在收获这种明确思想和看法为整个人类带来的成果,其实,这也是这种人的内在本质,因此,它们的光辉可以继续照亮黑暗和一般人意识的麻木不仁。就由于这种情形,因而产生那种使天才人物孤独工作以完成自己作品而不重视报酬、歌颂和同情,甚至不顾自己的福利,为后世着想多过为同时代着想的本能。作为一个神圣的信赖以及自身存在的真正果实,他把自己的作品当做整个人类的财产,为更能欣赏他的后世人而创作。对天才而言,这是比任何其他目的更重要的目的。天才之努力完成和保卫自己的作品,其坚决的程度,就像昆虫之保卫自己蛋卵并抚养自己永远看不到的孵雏一样,它把蛋卵置于自己的认为有一天它们将成为生命并获得养育的适当地方,然后带着满足的心情死去。

哲学疗法:中国人的智慧仓库。每天阅读10分钟,追随本心过明智的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欢迎登陆论坛,还有福利等您哦!
X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Amituforum 无量觉社区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5-1 11:45 , Processed in 1.022311 second(s), 24 queries .

南无阿弥陀佛

© 无量寿 无量觉 Amituforu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