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Amituforum 无量觉社区



会员专区切换至【手机版】

切换本帖至【手机版】


【点击下方链接,复制 & 分享文章网址】
[三个相同的陌生人]这部细思极恐的纪录片,竟是今年第一狗血
https://www.amitufo.net/bbs/thread-46869-1-1.html

[单片推荐] [三个相同的陌生人]这部细思极恐的纪录片,竟是今年第一狗血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8-10-30 22: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很多时候,我们会骂编剧:
这么狗血的剧情你们也编得出来!
但很多时候,

现实往往比电视剧狗血得多

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故事:
故事要追溯到下面这位名叫

Bob

的大叔19岁的时候。

今日份狗血故事的第一位主人公
1980年的开学日,当时19岁的Bob到大学报到。

结果素未谋面的同学却对他非常非常亲切,不仅与他击掌!更不断地与他聊天!

起初,他还以为是这所学校的人都比较亲切,一直等到有人开始称呼他为

Eddy

,他才发现事情不对劲:

还好,这时候,Eddy的朋友找到了他:

来自Eddy朋友的震惊
然后就有了下面这段狗血的对话:

于是,在这位同学的帮助下,19岁的Bob书也不念了,也不在乎开学第一天就逃学这件事,直接一路向北,开到了Eddy的家里!
时隔十九年!两位双胞胎就这样离奇地相认了!!!

就算天天看韩剧,遇到这样的现实你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故事真的又狗血又老套!
然而,上天要是狗血起来,真的会让于妈一众的编剧都自叹不如:
没错!这只是故事的开端!
以《纽约日报》在内的媒体们,得知此事之后,争相报道。
而David的养母正巧看到了:她发现报纸上刊登的双胞胎照片居然跟儿子长得一模一样。
最终联系上他们才确定

David就是失散的第三个兄弟

三兄弟终于合体
以上狗血的剧情,摘自纪录片

[三个相同的陌生人]

这部由CNN和英国四频道(Channel 4)联合摄制的纪录片,在今年

圣丹斯电影节

首映,一举获得

美国纪录片单元最佳叙事奖

影片导演:Tim Wardle
或许是看中了这个离奇的故事,也或许是因为此片的获奖光环,总之,这片之后在北美进行了小范围上映,分别在洛杉矶、纽约五家院线开画,收获票房16.3万美元,单馆票房3.26万美元,成为

今年单馆票房最高的纪录片

而本片在

烂番茄(95%新鲜度)

IMDb(7.8分)

豆瓣(7.8分)

等平台的评分也不错,可谓是口碑票房双丰收!

虽然说纪录片的意义虽然在于纪实,但如果只是单纯的记录可能无法使得这部片子脱引而出。
私以为,这部纪录片和同类型作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

故事性(gou xue xing)

。导演在尊重事实的层面上,选择按照

时间顺序

来展示整个事件。
因为有些事实当年并没有影像记录,所以导演利用“

情景再现

”的方式,找了另外一批演员来复原当年的情况,确保做到最大程度的还原。也正因为此,整个影片有了一般纪录片不具有的故事性。

演员情景还原
因为这独有的故事性,让我们在三兄弟身上最大程度感受到了上世纪80年纽约的灯红酒绿,以及好莱坞快速更新换代: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经济刚刚复苏,人们变得更加在乎“自己”,处处都在宣扬成功学,遍地是黄金。可谓是经济与娱乐齐飞,毒品和艾滋并存。
在这个时候,三兄弟出现了。

在脱口秀节目采访中,他们三人高兴地告诉热情的主持人,他们都只抽万宝路香烟,都喜欢年长的女性,都试图将摔跤当作未来发展的事业,并向观众们展示出类似的肢体动作和言语。
试想,三个人长相一模一样的帅哥,喜欢穿相同的衣服,长着相同的黑色卷发和宽肩,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媒体会爱上他们。

这部纪录片最令人惊讶的剧情莫过于兄弟几个回忆起三人如何在曼哈顿的一条街上被邀请参加1985年的电影

[神秘约会]

拍摄,而这正是那部令麦当娜开始走向电影之路的片子。

[神秘约会]电影截图
总之,在娱乐圈顺风顺水的三兄弟很快成为纽约夜场的宠儿,甚至好莱坞的宠儿,他们合租了一个单身公寓,还开了餐馆并取名为“三兄弟”,准备在事业上大展拳脚。

经济上的成功和家庭的乌托邦往往是短暂的。
错过十九年童年的相处,血缘之浓也无法弥补生活之琐碎和冲突。童话落幕,人生开台,三胞胎里的

Eddy最终自杀离世

三胞胎的故事充满巧合但只是序幕。
《纽约客》撰稿的作者

劳伦斯·赖特

在做双胞胎内容研究时无意发现,三兄弟其实是一项心理学的研究样本。
研究机构将三个兄弟有意被放置在

蓝领、中产和富裕

的三个不同家庭中抚养;而研究机构每年都会定期家访,上帝视角般的看着这群应该相识却不认的骨肉们。

事件的矛头指向三兄弟的领养机构:

路易斯·怀斯服务中心

事实上在三兄弟刚刚相认的时候,三人的父母就已经与这家领养机构对峙过了:为什么把三胞胎进行分开认养。
然而这家机构给的答案却很令人无语:他们认为三个小孩在一起会降低被领养的概率。
得到答案的父母们决定将这家机构告上法庭。但因为这家机构是纽约

美国上流社会

“御用领养机构”

。所以没有律师愿意接受这个案子。于是这个案子最终流产了。

多年之后,伴随“研究事件”被披露的还有本次实验的“主谋”

美国著名精神病医生彼得·纽鲍尔

。这个实验就是他和他的儿童发展中心进行主导的。
但更狗血的是,这个儿童发展中心是隶属于犹太人家庭和儿童服务委员会。也就是说,一个

犹太人经营的机构

,在大屠杀结束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居然同意进行一项令人毛骨悚然的操纵性影响的研究?而且这位著名的医生当年更是被关在

集中营

过。

照理说,冒着“做这事死后就应该下地狱”的风险研究出来的成果,没有理由不公布啊?除非……另有隐情?
在这项毫无人道的实验被曝光之后,媒体找到了更多当年的“小白鼠们”。而更可怕的是,他们其中的大部分都有精神病史。并且,他们的亲生父母似乎都有精神病史。这所有的线索,指向了此实验暗黑的研究动机:

研究精神病与遗传的关系

而这位彼得医生在2008年就已经去世了,一直到去世为止,他从未公开谈论过他的调查结果。他离开了他在耶鲁大学的研究所,并把研究成果放置在那里封存到2065年。据说这份资料里面还牵扯了非常多政治人物。希望有生之年,David和Bob能得到他们应得的答案。

在[三个相同的陌生人]里,导演利用了这种故事性地叙述方式,让观众对于

人物境遇的前后反差

更具

代入感

以及产生更多的

同理心

而伴随着狗血故事的走向而产生的种种情绪,则是让这部纪录片能够获得这么高关注的最重要原因。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仿佛每个观影者都成为了

[楚门世界]

之外的其中一名观众。
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在影片拍摄之时,对于这个“多胞胎科学实验”,能获取的资料真的少得可怜。因此,作为把一切故事记录下来的导演而言,能拍摄的这方面素材实在不够。也让影片看起来能探讨的深度不足。
那你一定想问,既然深度不够为啥还要推荐呢?
因为纪录片的最大意义在于,

把“现实”告诉更多人

而[三个相同的陌生人]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的诞生。
本片的主角之一David早前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表示:
在这部纪录片第一次公映之时,他与他的兄弟凯尔曼以及犹他州帕克城的电影导演坐在一起。兄弟姐妹说,这种体验一直在变化。凯尔曼听到很多观众哭泣,并说有些人在接受筛选后向他求助,以示他拥抱。“一对夫妇来到我们面前说,'代表世界上所有研究心理学家,我们很抱歉',”他回忆道。
他俩认为,这件事需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而至于怎么被叙述怎么呈现,这部片对他俩来说已经做得很棒了,甚至超出预期!

今年圣丹斯电影节上David和Bob与本片导演合照
[三个相同的陌生人]对于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警示性的故事,警示他们别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而忽视了他们科学研究中同样需要的人性。而[三个相同的陌生人]对于David和Bob来说,更是他们获得道歉、了解当年真相的重要途径。毕竟“把事情闹大”,就会有人出来解决,这种情形每个国家都一样。
而小E推荐这部电影的另一个私心,则是因为这个“狗血”的故事已经被买下了版权,即将被伦敦Raw电影制片厂改编成一部故事片。私以为,先看过纪录片再看改编电影效果更佳哟。至于谁来演三胞胎,我推荐“百变天后”小李子。

主题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游客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欢迎登陆论坛,还有福利等您哦!
X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Amituforum 无量觉社区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5-16 00:10 , Processed in 1.767250 second(s), 28 queries .

南无阿弥陀佛

© 无量寿 无量觉 Amituforu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