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Amituforum 无量觉社区

↓ 底部


会员专区切换至【手机版】
收藏本版 |订阅

灵修交流 今日: 0|主题: 261|排名: 22 

收起/展开

推荐

自在

自在 (2 人)

自己的地盘,畅所欲言了

6 主题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美文] 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练心
    万物有理,大道至简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行善,即是菩萨我常说,中国宋明以后的理学家讲规规矩炬做人,是佛教的律宗;老庄道家是佛教的禅宗,...
    admin 2018-2-11 0191 admin 2018-2-11 09:05
    佛教认为人性的八种陷阱,每个人都有,你要没有,可以称之为圣人
      接着简单说说禅定。禅定实质上是“觉”的连续,而非我们在禅定时的行为——身体打直,盘腿,闭眼好几个钟头。你必须专注,这是你首先要做的,如果没有专注(止),什么都做不成。现在,你们有些人似乎很专注地在听讲,所以你以为你的心并不散乱。一般来说我们的心十分松懈,当我们开始禅定时,我们遇到的干扰越来越多。比如说,现在大家都专注于我,不要散漫,就这么待上几秒钟...
      admin 2018-2-11 0210 admin 2018-2-11 09:00
      [美文] 王阳明与弟子4段对话,看完才知道王阳明为何影响中国500年
        1. 真正的内心强大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王阳明这样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这样一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
        admin 2018-2-2 0224 admin 2018-2-2 23:43
        [美文] 你真的很令人讨厌!专门送给优秀的你! attach_img
        • 5b5b00002680e479cae8
        • 5b570003be867ff1efa4
        • 5b570003bf1f5b1158d4
        曾国藩,为人处世之高手,成为后人学习楷模!如果你真的好好看看《曾国藩家书》,前期的曾国藩真的很让人讨厌! 年青的曾国藩,立下“ 不为圣贤,即为禽兽” 的宏大志愿,从此走上成圣之路! (附件) 曾国藩不但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还动辄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几个弟弟! 结果适得其反,引起了曾国荃等几个弟弟反驳,回信中,直接痛斥曾国藩信中是“ 假、大...
        selfree 2018-1-28 0182 selfree 2018-1-28 11:18
        [美文] 曾国藩:最可怕的小人,就在眼前!把你卖了,还得帮他数钱! attach_img
        • 5b4500046e3a8a63fcba
        • 5b46000456f580191d6b
        • 5b45000470718b9f6ef1
        今天繁星国学,继续和大家分享《曾国藩家书》,曾国藩阅人、识人的本领远在左宗棠之上,也是他最为得意的,可是有个人还是让他上当了! 曾国藩攻破天京后,有个骗子来投靠他,说自己有人脉,找西洋人给曾国藩造船。曾国藩怀疑他是骗子,这个人说: 像中堂您这样至诚与盛德的人,他人自然不忍心欺骗!像左宗棠那样公正严明的人,他人也不敢欺骗.... 曾国藩大为高兴,待为...
        selfree 2018-1-28 0204 selfree 2018-1-28 10:58
        [美文] 王阳明:解脱人生困苦的灵丹妙药,全在这几句话! attach_img
        • 5b4a0005834af58a72cd
        • 5b4c0002083c456aa9cb
        • 5b4a0005856ec1e9dad1
        大家好,我是繁星国学的小编,继续与大家分享王阳明(王守仁)的心学!这里首先说明的一点: 王阳明的心学,是行动的哲学,他反对一味静修,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附件) 王阳明心学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 人人皆有良知,个个做得圣贤。彻底的解放了人性!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王阳明的经典名言,可谓是人生灵丹妙药!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selfree 2018-1-28 0207 selfree 2018-1-28 10:57
        [美文] 弘一法师:这四句话,重新认清自己,也看懂别人!从此顿悟人生! attach_img
        • 5b4d0005a8069d1db3e6
        • 5b4f00053a7dd52788d8
        • 5b500003874ac17f7299
        弘一法师,李叔同也,文化史上公认的奇才、天才、全才!前半生富家子弟,放荡不羁,享尽人间富贵,为红颜一掷千金(小白菜)!后半生看破红尘,青灯古佛,弘扬佛法,渡劫众生! (附件) 年轻的李叔同 弘一法师借人生的“八不足”,道破人生真谛: (附件) 弘一法师 画像 01 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虑; 遇到事情,为啥总是再思量,难以决断,...
        selfree 2018-1-28 0202 selfree 2018-1-28 10:48
        移动:理解了坛城,也就理解了佛教的宇宙
          admin 2018-1-11 -- admin 2018-1-11 11:52
          [美文] 叔本华:艺术的内在本质 attach_img
          • 4d0b000e76769e842f05
          (附件) 叔本华著,齐格飞译|选自《叔本华论生存与痛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不仅仅哲学,各种审美艺术也都在本质上致力于解决人类存在这一问题。任何一个曾经以纯粹客观视角来审视过世界的精神思考者,即便朦朦胧胧和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都会热情而激动地不断努力,想要去领悟何为物的真实本质,何为生命的真谛,以及何为人类存在的真实本源。只有...
          admin 2017-12-19 0191 admin 2017-12-19 00:41
          [美文] 禅定境界,能给你带来快乐安详,但是,我们要警惕快乐中的危险 attach_img
          • 39b9000189c7c361d8ad
          • 39ba00017b1d2949db33
          • 39b800018d921ef510c0
          「定」能给禅修者带来许多的害处或益处,你不能说它只会带来其中的一种。对于一位没有智慧的人,它是有害的,但是,对一位有智慧的人,它能带来真正的利益,它可以引导他到内观。 (附件)   对禅修者最大的伤害是禅那,也就是深而持续宁静的定。这种定会带来大的安详。有安详的地方,就会有快乐。一有快乐,对快乐的执著和执取就会生起。禅修者会不想审察任何其...
          admin 2017-9-11 0196 admin 2017-9-11 14:41
          [美文] 南怀瑾:人有三个基本错误不能犯 attach_img
          • 39a90001fe2a2bfb8b11
          • 39a70003eefdf298f71b
          • 39a70003eefbf676c677
          “自知者明”,典出《道德经》,很多道理,说着容易,做到却很难,人非圣贤,连李世民都需要魏征这面镜子才能做到自知。 虽然一个人做不到完全的自知,但却应有基本的自知。南怀瑾说,人有三个基本错误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对于不能胜任之事,如果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是可能酿成大祸的。 (附件) ...
          admin 2017-9-7 0236 admin 2017-9-7 00:23
          南怀瑾老师: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attach_img
          • 39a30003e776fc771142
          (附件)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本文摘录自 《老子他说》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上面这一段话,是老子要我们看通人生的道理。世界上的人,就是为了名与利。我们仔细研究人生,从哲学的观点看,有时候觉得人生非常可笑,很多非常虚假的东西。 像名叫...
          admin 2017-9-7 0240 admin 2017-9-7 00:16
          [美文] 李叔同32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attach_img
          • 37c30001bbc9d021e088
          • 3227000508d61e5f9f32
          • 37c30001bc5feb46fa57
          (附件) 1.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 2.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3.纷纷纷纷纷纷纷, 唯落花委地无言...
          admin 2017-8-26 0246 admin 2017-8-26 20:45
          [美文] 南怀瑾:不要把自己搞得一身佛气 attach_img
          • 37c90001742e0c276610
          • 37c90001742db00f19cd
          • 37c90001742cbf9fd204
          (附件)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浙江乐清人,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他的著作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对无法直接了解典籍的人作了一个重要引导,其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各家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 一、学佛是学解脱,学道是学逍遥 就像我说许多学佛的人,一脸佛相,满口佛话。有同学讲电话...
          admin 2017-8-26 0260 admin 2017-8-26 17:32
          [美文] 凡夫的烦恼
            凡夫的烦恼,按程度来分,有三重: 1、粗重的骚扰他人的违犯性烦恼(vītikkama kilesa); 2、中等的在心中作乱的缠缚性烦恼(pariyuṭṭhāna kilesa); 3、微细的伺机浮现的潜伏性烦恼(anusaya kilesa)。 第一种骚扰他人的违犯性烦恼,是由于无法控制最粗重的贪、嗔、痴,而去非法占有他人财物,造作邪欲乐,为了自私自利而欺瞒诈骗,折磨恼害他人,因嫉妒而迫害他人利...
            admin 2017-8-25 0191 admin 2017-8-25 17:35
            [美文] 庄子的九句话:点醒那些迷路的人 attach_img
            • 32020000ddaf697b8378
            • 31fe0000e0030b8eee5e
            • 31fe0000e005fc55d99e
            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直被视为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道家学说里最难懂的便是一个“道”字,它包含了一切客观与主观之物的“整体”。对“道”的领悟就如人生的种种切切,无论悲喜顺逆,最后难免都是“船过水无痕”。 因此,庄子由此入手,以令人惊羡的“达观”心态,把人生的烦恼与痛苦一一点化,让那些误入迷途的人找回自己的“道”。通过学习庄子...
            admin 2017-8-25 0187 admin 2017-8-25 13:56
            [美文] 班迪达长老在2014年12月17日的开示
              瘸子和瞎子   在一个人生命之流中,名法与色法的特相时刻在发生,名法与色法都是因缘和合之法,它们之间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因缘相是指,当下生起的名法与色法,都经过生、住、灭三个瞬间的变化,这是概念法。共相是指,所有的名法与色法生起后,立即灭去,这是名法与色法共同有的特性。   在这三相之中,YOGI首先需要了知到名与法色法的特相,为此,YOGI必须要在目标生起的...
              admin 2017-8-22 3218 admin 2017-8-22 09:51
              [美文] 思维本体学
                http://mindontology.com/wiki/doku.php 思维本体学的详细介绍 一.思维本体学的定义 在当前这种思维状态,我们的思维由“思维本体(观察者)”和“思维内容(观察对象)”构成。“思维本体”是思维的主体、是“思维”自身,通俗讲就是“我”。“思维本体学”是研究“思维本体”一门学科,也就是对“我”的研究。 二.思维本体学的形成 思维本体学来源于东方古典哲学,取...
                admin 2017-8-21 0173 admin 2017-8-21 14:17
                民国四大高僧系列篇——死后身化300余粒舍利子的太虚大师 attach_img
                • 321c0001adc222217c05
                • 32260001881b43459df8
                • 321c0001adbd760a0dbc
                太虚,法名唯心,字太虚,号华子、悲华、等。生于公元1890年1月8),圆寂于公元1947年,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生于浙江海宁长安镇,近代著名高僧。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 (附件) 由于外婆笃信佛教,太虚深受佛教信仰的薰陶,九岁即跟随外婆至安...
                admin 2017-8-21 0164 admin 2017-8-21 08:45
                移动:带着这些知识进寺庙,你会慧眼大开!
                  admin 2017-8-20 -- admin 2017-8-20 00:18
                  民国四大高僧系列篇——光复净土宗的释印光 attach_img
                  • 3216000497e95b789177
                  • 32270000f377281e2a23
                  • 321e00042c2295f373cd
                  admin 2017-8-19 0221 admin 2017-8-19 23:41

                  快速发帖

                  还可输入 200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欢迎登陆论坛,还有福利等您哦!
                  X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Amituforum 无量觉社区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4-30 18:04 , Processed in 0.097305 second(s), 62 queries .

                  南无阿弥陀佛

                  © 无量寿 无量觉 Amituforum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